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台湾神经调节学会(以下简称本会)。
第二条 本会为依法设立、非以营利为目的之社会团体,宗旨如下:促进神经调节医学学术研究与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中西医学之交流,以发扬神经调节医学为宗旨。
第三条 本会以全国行政区域为组织区域。
第四条 本会会址设于主管机关所在地区,并得报经主管机关核准设分支机构。前项分支机构组织简则由理事会拟订,报请主管机关核准后行之。会址及分支机构之地址于设置及变更时应报请主管机关核备。
第五条 本会之任务如下: 一、提升神经调节医学教育品质、医疗服务、学术研究及技术仪器之开发。 二、举办神经调节医学之学术演讲及研讨会。三、举办神经调节医学之教育训练课程与认证。四、发表神经调节医学之学术论文,并出版神经调节医学之刊物。五、参加国内外神经调节医学与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之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外相关团体之联繫与合作。六、其它有关之神经调节医学发展事项。
第六条 本会之主管机关为内政部。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依章程所订宗旨、任务主要为卫生署。其目的事业应受各该事业主管机关之指导、监督。
第二章 会员
第七条 本会会员申请资格如下:
一、会员:贊同本会宗旨,具有中华民国医师(中医师、西医师、牙医师)、物理治疗师或职能治疗师资格,或从事相关研究,经会员两人推荐者。
二、准会员:不符合会员资格,但贊同本会宗旨者。
三、贊助会员:贊助本会工作之团体或个人。
申请时应填具入会申请书,经理事会审查通过,并缴纳会费。
第八条 会员(会员代表)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与罢免权,每一会员(会员代表)为一权。但贊助会员无前项权利。
第九条 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决议及缴纳会费之义务,连续两年未缴纳会费者,得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条 会员(会员代表)有违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会员大会决议时,得经理事会决议,予以警告或停权处分,其危害团体情节重大者,得经会员大会决议予以除名。
第十一条 会员丧失会员资格或经会员大会决议除名者,即为出会。
第十二条 会员得以书面叙明理由向本会声明退会。
第三章 组织及职责
第十三条 本会以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人数超过三百人以上时得分区比例选出会员代表五十人,再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会员大会职权。会员代表任期三年,其选举办法由理事会拟订,报请主管机关核备后行之。
第十四条 会员大会之职权如下:
一、订定与变更章程。
二、选举及罢免理事、监事。
三、议决入会费、常年会费、事业费及会员捐款之数额及方式。
四、议决年度工作计画、报告及预算、决算。
五、议决会员(会员代表)之除名处分。
六、议决财产之处分。
七、议决本会之解散。
八、议决与会员权利义务有关之其他重大事项。
前项第八款重大事项之范围由理事会定之。
第十五条 本会置理事九人,监事三人,由会员(会员代表)选举之,分别成立理事会、监事会。选举前项理事、监事时,依计票情形得同时选出候补理事三人,候补监事一人,遇理事、监事出缺时,分别依序递补之。本届理事会得提出下届理事、监事候选人参考名单。理事、监事得採用通讯选举。但不得连续办理。通讯选举办法由理事会通过报请主管机关核备行之。
第十六条 理事会之职权如下:
一、审定会员(会员代表)之资格。
二、选举及罢免常务理事、理事长。
三、议决理事、常务理事及理事长之辞职。
四、聘免工作人员。
五、拟订年度工作计画、报告及预算、决算。
六、其他应执行事项。
第十七条 理事会置常务理事三人,由理事互选之,并由理事就常务理事中选举一人为理事长。理事长对内综理督导会务,对外代表本会,并担任会员大会、理事会主席。理事长因事不能执行职务时,应指定常务理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时,由常务理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理事长、常务理事出缺时,应于一个月内补选之。
第十八条 监事会之职权如下:
一、监事理事会工作之执行。
二、审核年度决算。
三、选举及罢免常务监事。
四、议决监事及常务监事之辞职。
五、其他应监察事项。
第十九条 监事会置常务监事一人,由监事互选之,监察日常会务,并担任监事会主席。常务监事因事不能执行职务时,应指定监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时,由监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监事会主席(常务监事)出缺时,应于一个月内补选之。
第二十条 理事、监事均为无给职,任期三年,连选得连任。理事长之连任,以一次为限。
第二十一条 理事、监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应即解任:
一、丧失会员(会员代表)资格者。
二、因故辞职经理事会或监事会决议通过者。
三、被罢免或撤免者。
四、受停权处分期间逾期任期二分之一者。
第二十二条 本会置秘书长一人,承理事长之命处理本会事务,其他工作人员若干人,由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通过后聘免之,并报主管机关备查。前项工作人员不得由选任之职员担任。工作人员权责及分层负责事项由理事会另定之。
第二十三条 本会得设各种委员会、小组或其他内部作业组织,其组织简则由理事会拟订,变更时亦同。
第二十四条 本会得由理事会聘请名誉理事长一人,名誉理事、顾问各若干人,其聘期与当届理事、监事之任期同。
第四章 会议
第二十五条 会员大会分定期会议与临时会议二种,由理事长召集,召集时除紧急事故之临时会议外应于十五日前以书面通知之。定期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临时会议于理事会认为必要,或经会员十分之一以上之请求,或监事会函请召集时召开之。
第二十六条 会员(会员代表)不能亲自出席会员大会时,得以书面委託其他会员(会员代表)代理,每一会员(会员代表)以代理一人为限。
第二十七条 会员大会之决议,以会员(会员代表)过半数之出席,出席人数较多数之同意行之。但章程之订定与变更、会员(会员代表)之除名、理事、监事之罢免、财产之处分、团体之解散及其他与会员权利义务有关之重大事项,应有出席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本会办理法人登记后,章程之变更以出席人数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全体会员三分之二以上之书面同意行之;本会之解散以全体会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行之。
第二十八条 理事会、监事会至少每六个月各举行会议一次,必要时得召开联席会议或临时会议。前项会议召集时除临时会议外,应于七日前以书面通知,会议之决议各以理事、监事过半数之出席,出席人数较多数之 同意行之。
第二十九条 理事应出席理事会议,监事应出席监事会议,不得委託出席;理事、监事连续二次无故缺席理事会、监事会者,视同辞职。
第五章 经费及会计
第三十条 本会经费来源如下:
一、入会费:个人会员新台币贰仟元,准会员新台币伍佰元,于会员入会时缴纳。
二、常年会费:个人会员新台币壹仟贰佰元,准会员新台币贰佰元,凡会员交壹万元以上者为永久会员。
三、事业费。
四、会员捐款。
五、热心人士及团体捐款。
六、委託收益。
七、基金及孳息。
八、其他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会会计年度以历年为准,自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三十二条 本会每年于会计年度开始前二个月由理事会编造年度工作计画、收支预算表、员工待遇表,提会员大会通过(会员大会因故未能如期召开者,先提理监事联席会议通过),于会计年度开始前报主管机关核备。并于会计年度终了后二个月内由理事会编造年度工作报告、收支决算表、现金出纳表、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及基金收支表,送监事会审核后,造具审核意见书送还理事会,提会员大会通过,于三月底前报主管机关核备(会员大会未能如期召开者,先报主管机关)。
第三十三条 本会解散后,剩余财产归属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团体或主管机关指定机关团体所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未规定事项,悉依有关法令规定办理。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经会员(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报经主管机关核备后施行,变更时亦同。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经本会九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通过。报经内政部97年1月台内社字第0970006470号函准予备查。
台湾神经调节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台湾神经调节学会(以下简称本会)。
第二条 本会为依法设立、非以营利为目的之社会团体,宗旨如下:促进神经调节医学学术研究与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中西医学之交流,以发扬神经调节医学为宗旨。
第三条 本会以全国行政区域为组织区域。
第四条 本会会址设于主管机关所在地区,并得报经主管机关核准设分支机构。前项分支机构组织简则由理事会拟订,报请主管机关核准后行之。会址及分支机构之地址于设置及变更时应报请主管机关核备。
第五条 本会之任务如下: 一、提升神经调节医学教育品质、医疗服务、学术研究及技术仪器之开发。 二、举办神经调节医学之学术演讲及研讨会。三、举办神经调节医学之教育训练课程与认证。四、发表神经调节医学之学术论文,并出版神经调节医学之刊物。五、参加国内外神经调节医学与现代医学、传统医学之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外相关团体之联繫与合作。六、其它有关之神经调节医学发展事项。
第六条 本会之主管机关为内政部。目的事业主管机关依章程所订宗旨、任务主要为卫生署。其目的事业应受各该事业主管机关之指导、监督。
第二章 会员
第七条 本会会员申请资格如下:
一、会员:贊同本会宗旨,具有中华民国医师(中医师、西医师、牙医师)、物理治疗师或职能治疗师资格,或从事相关研究,经会员两人推荐者。
二、准会员:不符合会员资格,但贊同本会宗旨者。
三、贊助会员:贊助本会工作之团体或个人。
申请时应填具入会申请书,经理事会审查通过,并缴纳会费。
第八条 会员(会员代表)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与罢免权,每一会员(会员代表)为一权。但贊助会员无前项权利。
第九条 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决议及缴纳会费之义务,连续两年未缴纳会费者,得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条 会员(会员代表)有违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会员大会决议时,得经理事会决议,予以警告或停权处分,其危害团体情节重大者,得经会员大会决议予以除名。
第十一条 会员丧失会员资格或经会员大会决议除名者,即为出会。
第十二条 会员得以书面叙明理由向本会声明退会。
第三章 组织及职责
第十三条 本会以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人数超过三百人以上时得分区比例选出会员代表五十人,再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行使会员大会职权。会员代表任期三年,其选举办法由理事会拟订,报请主管机关核备后行之。
第十四条 会员大会之职权如下:
一、订定与变更章程。
二、选举及罢免理事、监事。
三、议决入会费、常年会费、事业费及会员捐款之数额及方式。
四、议决年度工作计画、报告及预算、决算。
五、议决会员(会员代表)之除名处分。
六、议决财产之处分。
七、议决本会之解散。
八、议决与会员权利义务有关之其他重大事项。
前项第八款重大事项之范围由理事会定之。
第十五条 本会置理事九人,监事三人,由会员(会员代表)选举之,分别成立理事会、监事会。选举前项理事、监事时,依计票情形得同时选出候补理事三人,候补监事一人,遇理事、监事出缺时,分别依序递补之。本届理事会得提出下届理事、监事候选人参考名单。理事、监事得採用通讯选举。但不得连续办理。通讯选举办法由理事会通过报请主管机关核备行之。
第十六条 理事会之职权如下:
一、审定会员(会员代表)之资格。
二、选举及罢免常务理事、理事长。
三、议决理事、常务理事及理事长之辞职。
四、聘免工作人员。
五、拟订年度工作计画、报告及预算、决算。
六、其他应执行事项。
第十七条 理事会置常务理事三人,由理事互选之,并由理事就常务理事中选举一人为理事长。理事长对内综理督导会务,对外代表本会,并担任会员大会、理事会主席。理事长因事不能执行职务时,应指定常务理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时,由常务理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理事长、常务理事出缺时,应于一个月内补选之。
第十八条 监事会之职权如下:
一、监事理事会工作之执行。
二、审核年度决算。
三、选举及罢免常务监事。
四、议决监事及常务监事之辞职。
五、其他应监察事项。
第十九条 监事会置常务监事一人,由监事互选之,监察日常会务,并担任监事会主席。常务监事因事不能执行职务时,应指定监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时,由监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监事会主席(常务监事)出缺时,应于一个月内补选之。
第二十条 理事、监事均为无给职,任期三年,连选得连任。理事长之连任,以一次为限。
第二十一条 理事、监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应即解任:
一、丧失会员(会员代表)资格者。
二、因故辞职经理事会或监事会决议通过者。
三、被罢免或撤免者。
四、受停权处分期间逾期任期二分之一者。
第二十二条 本会置秘书长一人,承理事长之命处理本会事务,其他工作人员若干人,由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通过后聘免之,并报主管机关备查。前项工作人员不得由选任之职员担任。工作人员权责及分层负责事项由理事会另定之。
第二十三条 本会得设各种委员会、小组或其他内部作业组织,其组织简则由理事会拟订,变更时亦同。
第二十四条 本会得由理事会聘请名誉理事长一人,名誉理事、顾问各若干人,其聘期与当届理事、监事之任期同。
第四章 会议
第二十五条 会员大会分定期会议与临时会议二种,由理事长召集,召集时除紧急事故之临时会议外应于十五日前以书面通知之。定期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临时会议于理事会认为必要,或经会员十分之一以上之请求,或监事会函请召集时召开之。
第二十六条 会员(会员代表)不能亲自出席会员大会时,得以书面委託其他会员(会员代表)代理,每一会员(会员代表)以代理一人为限。
第二十七条 会员大会之决议,以会员(会员代表)过半数之出席,出席人数较多数之同意行之。但章程之订定与变更、会员(会员代表)之除名、理事、监事之罢免、财产之处分、团体之解散及其他与会员权利义务有关之重大事项,应有出席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本会办理法人登记后,章程之变更以出席人数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全体会员三分之二以上之书面同意行之;本会之解散以全体会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行之。
第二十八条 理事会、监事会至少每六个月各举行会议一次,必要时得召开联席会议或临时会议。前项会议召集时除临时会议外,应于七日前以书面通知,会议之决议各以理事、监事过半数之出席,出席人数较多数之 同意行之。
第二十九条 理事应出席理事会议,监事应出席监事会议,不得委託出席;理事、监事连续二次无故缺席理事会、监事会者,视同辞职。
第五章 经费及会计
第三十条 本会经费来源如下:
一、入会费:个人会员新台币贰仟元,准会员新台币伍佰元,于会员入会时缴纳。
二、常年会费:个人会员新台币壹仟贰佰元,准会员新台币贰佰元,凡会员交壹万元以上者为永久会员。
三、事业费。
四、会员捐款。
五、热心人士及团体捐款。
六、委託收益。
七、基金及孳息。
八、其他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会会计年度以历年为准,自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三十二条 本会每年于会计年度开始前二个月由理事会编造年度工作计画、收支预算表、员工待遇表,提会员大会通过(会员大会因故未能如期召开者,先提理监事联席会议通过),于会计年度开始前报主管机关核备。并于会计年度终了后二个月内由理事会编造年度工作报告、收支决算表、现金出纳表、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及基金收支表,送监事会审核后,造具审核意见书送还理事会,提会员大会通过,于三月底前报主管机关核备(会员大会未能如期召开者,先报主管机关)。
第三十三条 本会解散后,剩余财产归属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团体或主管机关指定机关团体所有。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未规定事项,悉依有关法令规定办理。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经会员(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报经主管机关核备后施行,变更时亦同。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经本会九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通过。报经内政部97年1月台内社字第0970006470号函准予备查。